有日, 一位學員帶著一對地主來拜訪我。
一對父子, 父親畢生的心願是買一塊地, 為他的孩子, 起造一家室, 可安居樂業之處。
選定了這地, 指定建築線後, 才發覺這一地區的土管(土地使用管制要點), 需從道路退縮5米後建築。這道路的定義, 也包括「現有巷道」, 所以, 前後各5米, 合計共10米, 這基地只剩下約8.2米範圍, 可以蓋房子了。
這基地 1.不是畸零地 2.有臨建築線 3.沒有套繪 4.沒有限建 5.建蔽率60%、容積240% | ![]() |
看來非常美好的地, 但因為有「土管」的限制, 導致, 若要建築, 也非常難使用。
業主問:「王建, 聽說, 找你也許有辦法」?
我回:「若, 後方的既成道路, 沒有指定建築線, 我也許有辦法」。
業主回:「建築線, 可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, 動用滿天神佛的法力, 才指定出來的。尤其是後方的「現有巷道」, 可是費盡一番力戰,經過一年才取得的」。
我回:「後方的既成道路, 之前原來沒有指定為現有巷道, 沒有建築線, 就不需要有退縮5米的規定。這基地就有13.2米的範圍可以建築」。
這塊基地, 因為多了一條建築線, 導致很難開發使用。一坪至少40萬的地, 就卡著…, 前路後巷, 成了前退兩難。
在當今, 疊床架屋的法令箝制,以及無限上綱的規定限制下, 購地自建, 這項常民百姓畢生的夢想, 也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。越是簡單的基地, 越是藏想不到的麻煩。
地, 能留到現在,一定有其原因, 多少皆有一些地雷。 在江湖上, 刀劍裏藏兇, 土地裏何嘗不是…